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
  • 1023阅读
  • 8回复

中元纪事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离线依岸观涛
 

发帖
32
金钱
320
经验值
51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  发表于: 2017-09-11

中元纪事
      岳父的家乡在潮州的陆丰,其所在地南塘镇有一个路人皆知的习俗,就是农历七月十五过“中元节”,乡下人亦叫拜圣人公。

  这种风俗由来已久,它是每年一小拜,三年一大拜。而大拜之年,身居外地的人们基本上都回来过节的。
  由于节日的气氛隆重,大拜到来前夕,为了使工作能整整有条的进行,村里照例要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来统筹上下,指挥一切。而其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,就是找一个技艺高超的人,扎一个一丈多高且衣着华丽的“圣人公”供人们恭仰拜祭。并且在圣人公周围的大地塘上,划方块,搭起很多大竹棚,按族亲划分给人们摆放祭品。因为这是村中一年最隆重的节日,人人对此都是唯唯诺诺,毕恭毕敬的。
  为了将自己的竹棚搞得亮丽,人们都极尽所能的去装饰一番。有的将门口设计成门楼或牌坊状,并在门的上方写上“中元胜会”或“盂兰胜会”的字样,门的两边亦写有与节日有关的对联。同时人们亦抓紧时间进行祭品的准备,他们将面包等垒起,称之为包山;又将糕点堆砌,谓之为糕塔。近年来竹棚里面也不断掺入了如花灯饰物那样的现代元素。而村中的富善之家,每次都有人捐几台潮剧和数部电影,不管有无人看,都通宵达旦的连做三晚。当然,还少不了在大拜的当天,每家每户都杀一头肥猪,并用一个特制的木架承起,整齐有序的摆放在划分好的位置上敬神。大拜的当晚,未到入夜,这里已经是灯火通明了。这时村里的女人们就去到圣人公处烧香祈福,让其保佑家人平安。她们俯首叩地,颂语喃喃,极具虔诚;此时每个祭棚的门口处,也必烧几支足有一人多高的雕龙巨烛,好让人们稍施躬礼后,再进到里面去赏灯。
  岳父少年离家,在佛山已经居住了六十余年,但每逢这三年一拜,他都是回去参加的。因为这传统的中元节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拜祭已故的亲人。我们亦尊重他对乡情的关注,并每次都陪他回去过中元节的。只是经多次的回乡,这节日给人们感觉已经变化很大。以前的祭品很简单,八仙桌上摆的都是一些村妇自蒸的米糕和面包之类的东西,杀的猪也显瘦小,而现在的祭品就丰富了,台上摆放的已经是高档的饼干、饮料,还有很多的香烟洋酒之类,而几百斤的大肥猪比比皆是。肥得流油。今年的元宵节,天空的上方,还有几十个氢气球在飘动着,隔远看去就知道这里有重大活动在举行。
  此时,我们再回顾祭棚内外,人们已经将彩灯拉得星罗棋布,到处都闪耀着七彩的光芒。只要城里节日能见到的彩灯,在这里都有。在多处的场景中,LED的移动字幕就象走马灯样在变幻着。那些游龙飞凤在电控之下全都活了起来,加上那悠扬的音乐声,人真的似乎游走在仙境之中。灯影之下,也见穿着时尚的青年男女两手相牵流连于其间,他们都拿着新潮的手机辗转穿梭,去拍摄那绚丽的一瞬。这个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为“鬼节”的中元节,在这里已经衍变成为名副其实的灯会了。它的热闹程度远远超过了一年之中的任何节日。面对眼前流光溢彩的灯饰与及兴高采烈的人们,我的脑际却飘过了一件与后径村相关的往事······
  那是八十年代的一个秋天,我所在的部队野营拉练到了陆丰的南塘镇,并在附近的五峰山进行实弹射击,我们就在离后径村不远的红永农场扎营。那一天,部队从靶场下来后,刚吃过晚饭,就来了一群十多岁的少年,他们是听到炮声而过来看热闹的。经问才知道他们都是后径村人,由于之前我曾陪岳父回过乡,当中还有人认得我,我就跟他们聊天。我问他们吃过饭了没有,他们均摇头说没有,这时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“就是吃过了也是吃红薯”。我早就听说过这里的人生活十分困难,粮食从来就不够吃,于是我连忙跑到炊事班去看还有没有剩饭。当我揭开行军锅看时,锅里只剩下一底锅巴,我回来跟他们说,今天炊事班只剩下锅巴了,没有办法请他们吃饭。他们却说,锅巴也不要紧,于是他们围着行军锅,一下就把那底锅巴分完了。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,我的心头泛过了一丝酸酸的感觉,心里很是过意不去。因为当晚还有夜间科目要展开,我只好跟他们约定,明天晚上我请他们吃顿饭。于是第二天我交代了炊事班多煮了一锅饭,他们也来了好多人,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军人式晚饭,虽然也没有什么菜,但他们却显得非常满足。是晚,我们聊天至深夜,他们都不愿意离去。后来有人告诉我,就象当天的那顿饭,一年之中他们也吃不上几餐。因为这里是个人多地少的地方,很多人是红薯伴他们长大的。而他们对生活的希望,就是一年365天,每天都有饱饭吃。这个本来就不高的要求,但在那个时候似乎是一个遥远的梦。
  不过,也就是在人们盼望有饱饭吃的时候,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使沉睡的大地开始复苏。而在当时的广东,佛山的经济建设一直走在前面,那时的“三来一补”和“合资”企业遍地开花,其就业的机会和发展的机会自然也就很多,而这些正在成长的小字辈们,他们都陆续的外出打工,去寻找生活。那时村里到佛山来找事做的就不少,有段时间岳父的家简直就象接待站。而这些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,凭着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,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,他们的生活现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。他们当中,有的从泥水工做起,经过奋斗,发展成为颇有实力的房地产公司的老板;有的人则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司机,跃升成为电信公司的区域经理;有的人不愿意给人家打工,在城中村开个杂货店谋生,日子过得也很坦然;就连不识字的水宝两兄弟,靠在街市卖菜,现在也已经买了车买了楼,他们的子女已经成为了城市的新一代。而后径这条以前连饭也吃不饱的贫困村,现在的新房也象春笋破土般让人耳目一新。这些三层以上的楼房,既有城市楼房的新颖,又保留着乡村住宅的风格,其宜居的舒适感超然。
  由于人们购买力的增强,好些不愿远离家乡的人,也在自己家门口做起了便利店的生意。而村里在中元节可以搭几十个大棚的那块开阔地上,近年来也形成了一个“天光墟”式的肉菜市场。于是每天早晨6点至9点间,那里便不断传来买卖的喧闹声。早上走进那墟市,除了那肉菜应有尽有外,其小百货也琳琅满目,人们想买点什么,真是再方便不过了。
  我跟人们聊起“中元节”的印象时,我说这么多年来,今年是最热闹最好的一次时,乡亲们则跟我说,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,这个具有潮汕特色的“中元节”,以后肯定会是越来越热闹,越来越好看的。
这一点我信。因为我见证过它的昨天和今天,明天会更好,我绝对不会怀疑。
  文/依岸观涛
  写于2013119











[ 此帖被依岸观涛在2017-09-15 13:53重新编辑 ]
8条评分贡献值+2银元+5金钱+13经验值+2
西子 金钱 +5 优秀文章,支持! 2017-09-11
勤能补拙 银元 +5 好帖,值得顶! 2017-09-11
勤能补拙 贡献值 +1 好帖,值得顶! 2017-09-11
勤能补拙 经验值 +1 好帖,值得顶! 2017-09-11
勤能补拙 金钱 +5 好帖,值得顶! 2017-09-11
斜阳外 贡献值 +1 好帖,值得顶! 2017-09-11
斜阳外 经验值 +1 好帖,值得顶! 2017-09-11
斜阳外 金钱 +3 好帖,值得顶! 2017-09-11
分享到
离线斜阳外

发帖
21662
金钱
160863
经验值
6387
只看该作者 沙发  发表于: 2017-09-11
好帖,值得顶!
离线勤能补拙

发帖
39388
金钱
119
经验值
5190
只看该作者 板凳  发表于: 2017-09-11
好帖,值得顶!
离线西子

发帖
21345
金钱
34460
经验值
11137
只看该作者 地板  发表于: 2017-09-11
优秀文章,支持!
离线远游客

发帖
8233
金钱
17117
经验值
53667
只看该作者 4楼 发表于: 2017-09-13
潮州的习俗与福建南部相近,与广府的习俗相异,与台山的更远。难得一见。

佛山一名反倒颇为引起注意,相信楼主对佛山市不陌生。

谢谢分享。
离线依岸观涛

发帖
32
金钱
320
经验值
51
只看该作者 5楼 发表于: 2017-09-13
远游客的光临,令人喜出望外。自知所写文字粗糙,希多予以指点为盼。
离线远游客

发帖
8233
金钱
17117
经验值
53667
只看该作者 6楼 发表于: 2017-09-14
回 依岸观涛 的帖子
依岸观涛:远游客的光临,令人喜出望外。自知所写文字粗糙,希多予以指点为盼。 (2017-09-13 18:20) 

不是人人都愿意分享,所以能读到你的文字,是一乐趣。小时候常到佛山外婆家玩,所以对佛山市颇感兴趣。
离线依岸观涛

发帖
32
金钱
320
经验值
51
只看该作者 7楼 发表于: 2017-09-14
复远游客:原来总版还有如此渊源。我呢,客居佛山几十载,似将他乡作故乡了,有空到佛山来走走。

发帖
1051
金钱
9184
经验值
409
只看该作者 8楼 发表于: 2017-10-09
妙啊!有如此的盛大节日!又如此多姿多彩!

祝愿我们祖国人民生活日见日好,幸福快乐!

祝愿华夏子孙繁荣昌盛!

祝贺祖国更加强大!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,再选择上传
 
上一个 下一个